Invent

让慢跑者发飙的那个转弯

您现在的位置: 摘星网络_临沂网站建设优化 > 网站制作 > 创业故事 >

  “是让我讲点闹心的事儿吗?”王锦刚抽着烟,秋日阳光透过氤氲的烟雾洒在他微秃的头顶上,身上的T恤衫看上去和他一样没精打采。他刚刚结束3天8个城市的出差,不过真正让这个东北汉子感到疲惫的,还是有关“困难”的回忆,在他看来,所有曾经的难关,过去了就是过去了,根本留不下记忆。
 
  王锦刚创立的科信必成是一家为制药企业提供速、缓、控释制剂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服务的公司,2003年成立以来长期保持着小步慢走的姿态,2009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不过528.93万元和72.37万元,但也就是在2009年,公司忽然发力狂飙,2011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跃至3425.64万元和1270.64万元,分别增长5.5倍和16.6倍。如果你等不善言辞的王锦刚说清楚他公司在做什么,你会明白,科信必成还只是刚刚坐在喷发前的火山口上。
 
  “制剂就是把原料药做成药品,好比把面粉变成馒头的过程。”王锦刚告诉记者,科信必成为制药企业提供的服务,包括将原料做成国内外已有或者没有的可上市销售药品的所有环节(甚至包括审批环节),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比如一家药企要销售一种降血脂药,所做的只是跟科信必成签一个研发合同,科信必成就可以保证这种降血脂药在这家药企的药厂里实现大规模生产,并拥有上市所需的所有文件,这家药企要做的,只是做好销售渠道的管理即可。
 
  科信必成的爆发式成长不止源于抓对了速缓控释技术这个方向,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技术“从玻璃瓶到工厂”的转化。目前,科信必成几乎没有同类竞争企业,如果说有,也仅仅是制药企业的研发部门和一些大学、科研院所在做着同样的工作,后者多半拥有高端制剂成果却只能在实验室书写春秋。
 
  制剂是药品研发过程中离产业化最近的一步,国内很多药品因为缺乏这一步而功亏一篑。“实验室数据无法满足大生产要求,从实验室到工厂缺乏一个中试实验(介于小研究和大生产之间)环节,导致工艺参数不稳定,一放大就出问题。中试环节是我国制剂领域的薄弱环节。”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说。
 
  2003年,32岁的王锦刚发现自己的想法不能在原有平台上实现,便放弃牡丹江灵泰药业股份公司副总的职位,与几个同在医药界的朋友凑了100万创立科信必成,专攻起步很晚、发展滞后的速缓控释制剂领域,他们希望为企业提供高端制剂技术服务。
 
  理想在现实面前显得捉襟见肘。那时,资金常常是悬在这群年轻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账面最少时只有十几万块钱,多亏朋友慷慨解囊,王锦刚才渡过难关。为了生存,创业前两年他们也兼做化学药和中药的生产销售积累资金,直到2005年才完成过渡,专注制剂技术研发。
 
  “前些年,我们一直是在‘挣扎’,现在才有了较大增长。”科信必成创始人之一、技术总监蒋海松回忆,他们的第一个产品是在地下室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