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成卖场 微销售藏陷阱
仅凭一部手机就能卖东西。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微博、微信作为寻找商机的“敲门砖”,年轻的消费者也乐于在“朋友圈”上购买商品。低门槛、低成本的模式在促成“微销售”风生水起的同时,各种消费“陷阱”也随之出现,亟待监管、规范。
无本“微商”日赚千元
“不知从何时起,微博、微信的朋友们都开始贩卖商品。手机刷新内容,全是商品的图片和诱人的文字介绍,原来的社交平台现在俨然成了个人卖场。”长沙白领徐佳说。
各地服装市场的新品到货、饭店的特色菜品、宝宝用品的团购信息……对于80后妈妈刘慈欢来说,打开手机随时随地就能接收自己感兴趣的商品信息,微信、微博购物已经成了她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当前微信用户已过4亿,微博的普遍程度大家也有目共睹。自媒体时代的通讯工具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在微博、微信主导的“微时代”,各类商家开始瞄上火热的“微商机”。
“原本店里的生意并不怎么好,但发现微信也可以卖东西后,我试着将店里的东西拍照发朋友圈,然后通过摇一摇、论坛发帖添加好友,销量一下就增加了。”在小区外街道里开了家鞋店的长沙葛先生说。
仅靠手机推广、无需门面租赁、超时空坐享更大的客户市场,低成本的“微商机”还成就了不少人的“无本买卖”。深圳一微信店主告诉记者,她整日游走在深圳各大批发市场,从市场上拍摄衣服照片发微信,在接到客户购买款后再去市场进货发货,一天下来能赚到近千元。
无本代理模式在微平台运用得更为广泛。“不少货商乐于通过招聘微平台代理来扩大自己的销售渠道。代理方只需要在朋友圈维护客户群体、发布商品信息,接到订单后,交由商家直接发货,代理方轻松赚取差价。”记者朋友圈中一位卖家好友向记者介绍,正是这种低门槛的经营风险,“微销售”甚至吸引了不少上班族“下海”。
“圈子销售”暗藏陷阱
有部智能手机就能做生意,买家通过手机就能买东西。智能手表、米糊机、佛牌、美白丸、护肤品……短短时间,随着涉足商品领域越来越大,微博、微信正在悄然成长为“草根淘宝”。
作为新兴购物平台,微信、微博比网络购物更显“私密性”。比如加微信好友,一般要通过微信号、手机号或者QQ号添加。店家发布的商品信息,也往往只有好友才能看到。
“必须先通过客户的许可,卖家才能发送消息,这样的模式让客户更加青睐。”店主葛先生介绍,正是通过一对一的对话,可以与客户开展个性化的互动,提供更加直接、顺畅的购物体验。
但由于微信、微博的高度隐私特征,“微销售”在走红同时也给客户带来了“消费陷阱”而备受争议。
“代理卖家都有一个默认的‘行规’,即不公开发布商品的价格。客户对某样商品感兴趣,必须一对一私密询价。客户在朋友圈里公开问价的,商家也一律不予回复。”刘慈欢表示,微博和微信的不少商户不约而同显示出的对“明码标价”这一销售习惯的摒弃,在现今提倡货比三家、透明公正的市场环境下显得格格不入。
记者了解到,存在于朋友圈的大多店家没有实体店,也缺少经营资质,店家的真实信息缺失、收款后是否发货、货品售后服务等不定因素都增加了消费风险。
“微博、微信不像淘宝,可以给差评。就算在店家的微博上留言,他们也能把不利的评论删除。而微信,客户发布的任何评论,别的客户根本看不到。”徐佳说。
此外,“微营销”也成为不法商家“制假售假”的藏污纳垢之处。带有各大名牌logo的奢侈品箱包、手表、服饰、首饰的照片公然展示,商家并不避讳地承认兜售的属高仿品。由于没有消费凭证,查处这样的售假窝点给监管部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加强监管避免“放养”弊端
从博客到微博再到微信,新的社会平台的出现,多次重新定义了商家与用户之间的交流方式。不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乐于看到新的交流平台的产生。
无本“微商”日赚千元
“不知从何时起,微博、微信的朋友们都开始贩卖商品。手机刷新内容,全是商品的图片和诱人的文字介绍,原来的社交平台现在俨然成了个人卖场。”长沙白领徐佳说。
各地服装市场的新品到货、饭店的特色菜品、宝宝用品的团购信息……对于80后妈妈刘慈欢来说,打开手机随时随地就能接收自己感兴趣的商品信息,微信、微博购物已经成了她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当前微信用户已过4亿,微博的普遍程度大家也有目共睹。自媒体时代的通讯工具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在微博、微信主导的“微时代”,各类商家开始瞄上火热的“微商机”。
“原本店里的生意并不怎么好,但发现微信也可以卖东西后,我试着将店里的东西拍照发朋友圈,然后通过摇一摇、论坛发帖添加好友,销量一下就增加了。”在小区外街道里开了家鞋店的长沙葛先生说。
仅靠手机推广、无需门面租赁、超时空坐享更大的客户市场,低成本的“微商机”还成就了不少人的“无本买卖”。深圳一微信店主告诉记者,她整日游走在深圳各大批发市场,从市场上拍摄衣服照片发微信,在接到客户购买款后再去市场进货发货,一天下来能赚到近千元。
无本代理模式在微平台运用得更为广泛。“不少货商乐于通过招聘微平台代理来扩大自己的销售渠道。代理方只需要在朋友圈维护客户群体、发布商品信息,接到订单后,交由商家直接发货,代理方轻松赚取差价。”记者朋友圈中一位卖家好友向记者介绍,正是这种低门槛的经营风险,“微销售”甚至吸引了不少上班族“下海”。
“圈子销售”暗藏陷阱
有部智能手机就能做生意,买家通过手机就能买东西。智能手表、米糊机、佛牌、美白丸、护肤品……短短时间,随着涉足商品领域越来越大,微博、微信正在悄然成长为“草根淘宝”。
作为新兴购物平台,微信、微博比网络购物更显“私密性”。比如加微信好友,一般要通过微信号、手机号或者QQ号添加。店家发布的商品信息,也往往只有好友才能看到。
“必须先通过客户的许可,卖家才能发送消息,这样的模式让客户更加青睐。”店主葛先生介绍,正是通过一对一的对话,可以与客户开展个性化的互动,提供更加直接、顺畅的购物体验。
但由于微信、微博的高度隐私特征,“微销售”在走红同时也给客户带来了“消费陷阱”而备受争议。
“代理卖家都有一个默认的‘行规’,即不公开发布商品的价格。客户对某样商品感兴趣,必须一对一私密询价。客户在朋友圈里公开问价的,商家也一律不予回复。”刘慈欢表示,微博和微信的不少商户不约而同显示出的对“明码标价”这一销售习惯的摒弃,在现今提倡货比三家、透明公正的市场环境下显得格格不入。
记者了解到,存在于朋友圈的大多店家没有实体店,也缺少经营资质,店家的真实信息缺失、收款后是否发货、货品售后服务等不定因素都增加了消费风险。
“微博、微信不像淘宝,可以给差评。就算在店家的微博上留言,他们也能把不利的评论删除。而微信,客户发布的任何评论,别的客户根本看不到。”徐佳说。
此外,“微营销”也成为不法商家“制假售假”的藏污纳垢之处。带有各大名牌logo的奢侈品箱包、手表、服饰、首饰的照片公然展示,商家并不避讳地承认兜售的属高仿品。由于没有消费凭证,查处这样的售假窝点给监管部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加强监管避免“放养”弊端
从博客到微博再到微信,新的社会平台的出现,多次重新定义了商家与用户之间的交流方式。不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乐于看到新的交流平台的产生。
- 人,要努力成为自己的样子
- 实战:销路火爆价格分段解析
- 90后MM是如何用微信卖衣服的
- 电子商务企业在大众中营销分析
- 实战:新站该如何按阶段目标回应客户
- 净网将倒逼互联网营销革命
- 有过痛,才懂得生活
- 大学生新奇创业:文化衫让他们月赚40万
- 实战,社交网络电商营销如何做到精准推送
- 实战:新手卖家如何做好标题优化?
- 世界杯来袭 视频网站营销大战再起
- 10条惊世骇俗的创业箴言
- 昔日2元如何衍生今日两亿财富
- 实战:淘宝单品项目如何突破?
- 营销案例网易:三大策略破局移动商业化
- 分析:无法成为美丽说的微博
- 实战:微信运营如何培养顾客?
- 只要上路,就会遇上庆典
- 编读往来 提案为谁而提?
- 爱奇艺引领“大数据时代的视频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