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nt

从“柳桃”看口碑营销“爆点”

您现在的位置: 摘星网络_临沂网站建设优化 > 网站推广 > 个人推广 >

  最近,互联网圈、媒体圈最热闹的事情要数“柳桃事件”了,中国企业界教父式人物柳传志,因为要卖猕猴桃,通过“罗辑思维”向互联网营销界发出一份英雄帖,指名道姓请教雕爷牛腩的CEO孟醒等五人给他出主意、出方案,一经采用,愿意支付1万元学费。此帖一发,立刻引来媒体的大量关注,先不说柳是否得到切实可行的卖桃方案,单就各种传统媒体的热捧,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大量传播,其广告与传播的价值就大到无法估量!
  传统企业面临一个全新的营销时代,信息传播不再是单向的自上而下传播,而是变成了多点对多点的立体网状结构。这样的传播方式相对于习惯于自上而下的、搞定1~2个全覆盖媒体(如中央电视台)就万事大吉的传统广告方式就是一场颠覆、一场革命。这是一个真正依赖口碑传播的时代,当然这不是简单的回归。
  互联网时代口碑营销“爆点”
  第一,人的因素
  特别人物本身的知名度,或者人的社会身份与所从事事情的巨大落差,形成的张力,使得这件事情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具备了可传播性。互联网时代企业也是人格化的。
  以柳传志这样的家喻户晓的“高大上”企业家,如今“屈尊”来卖一枚小小的猕猴桃,这当中的反差之大,很容易形成极大的张力,人们一定会有兴趣去探寻者背后的原因,对于传播极为有利。
  目前几个典型的用互联网思维做餐饮的,大多都是这个模式:黄太吉的老板赫畅就是曾经供职百度、去哪儿、谷歌的互联网人,如今将一份从前的地摊小吃煎饼果子做得风生水起;西少爷肉夹馍也是这样,一篇《我为什么要从百度辞职去卖肉夹馍》也是引得众媒体好一番热闹;三位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的IT男,曾经是百度的工程师,如今也辞职去卖肉夹馍了;还有北大的法律硕士,创办了卖湖南米粉的伏牛堂……这些从前提不上台面的餐饮小吃煎饼果子、肉夹馍、米粉与创办人的“高大上”身份形成很大的落差,这种落差对于口碑传播来说,就非常容易形成口碑传播的张力效应,这就是口播传播中人的因素。
  第二,事件本身的附着力因素。通常有故事性、易分享性、价值观一致性、趣味性以及竞争性等要素
  事件附着力因素中第一个要素是事件本身的故事性。一个好听的故事是口碑传播的首要因素。人类的口碑相传自古就是以故事作为载体的。只不过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社交媒体的出现,让这种自古就有的口碑传播有了更加方便的传播渠道。你看,雕爷牛腩的传播起始于雕爷花了500万从香港美食家、食神戴龙手里买了一张牛腩的神秘配方,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褚橙之所以风靡一时,也完全是因为有“励志橙”的感人故事,一个从烟王到橙王的华丽转身,这里面的曲折、艰辛本身具有的故事性太强了,因此,褚橙也通过口碑传播成为互联网营销的一个经典案例。
  事件附着力因素的第二个要素是其易传播性(易分享性)。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一张照片、一段视频都是非常容易被分享、被传播的,因此,就会催生专业的网络段子手出现,甚至会出现专门的照片分享网站、视频分享网站,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雕爷的餐厅装修的如此有格调、餐具如此讲究、菜品的摆盘如此考究了吧,因为消费者到此来用餐,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拍照、去分享,照片、自拍的视频是非常便于分享的。
  而愿意分享的内容还与消费者本人的审美观、偏好、甚至是价值观一致,这就是附着力的第三个因素。互联网时代是一个社群经济的时代,社群就是基于兴趣爱好、社会阶层、价值观一致的原则来划分的,不同价值观的社群彼此可能不仅没有交集,而且也对某一款产品的评价会有天壤之别,甚至完全相反。所以,你看,雕爷牛腩定位于“轻奢侈”,他的选址、装修、出品、价格、服务都是符合中高端餐饮消费人群的口味、调性、逼格,因为有认同,所以才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