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nt

互联网金融的江湖革命

您现在的位置: 摘星网络_临沂网站建设优化 > 网站制作 > 业内资讯 >

  这是个内外变局的时代。
 
  内部,中国银行业正面临一场去杠杆化的调整。外部,一场声势浩大的互联网金融浪潮正冲击着中国银行业。
 
  未来何去何从?拥抱技术,成为不容置疑的最佳选项,中国银行业已经开始行动,从银行系电商,到手机银行、微信银行,再到手机支付,各家电子银行部推出的特色招牌“菜”,尽管仍仅停留在模块创新上,但已经在金融走向互联网的道路上架起了撬动的战略支点。
 
  那么,撬动传统金融界的杠杆又在哪里?需要建立什么样的统一口令,使得金融互联网的转型更系统、更优化?
 
  金融创新内外变局
 
  在彼时银行业资产迅速扩张的年代,从不曾缺乏监管,更不缺乏创新。
 
  曾经堪称金融创新的同业业务,经历了一场银行间“钱荒”风波后,被推至监管层治理的风口浪尖。“不是你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太快。”某股份制银行私人银行部任晓菲称,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被叫停,但需求仍在,以信托、理财为名头的各种金融创新就出来了,这种监管与创新的“猫鼠大战”层出不穷。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魏加宁看来,金融创新的效果有正负之分。“有一种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没有好处,在金融领域自我循环,而且蕴藏着巨大的系统性风险,这种金融创新是负的金融创新。”7月6日,魏加宁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资产管理大会发表的《改革与危机赛跑》称,从动因和原因上分析,这是由于现行的制度安排不合理造成的,这一类所谓的金融创新必须靠改革来解决,包括财政和金融体制。
 
  “还有一种正的金融创新,起源于技术进步,比如说互联网技术,它带动的这种金融创新应该是积极的,对实体经济有帮助,又不会带来大的系统性风险。”魏加宁称。
 
  显然,在技术空间上,互联网金融走得更快了一步。以阿里为例,从交易平台到支付平台,再到金融平台,马云以共享平台事业部、国际业务事业部、国内业务事业部和阿里金融为支撑的四大事业群,构建了一个面向消费者金融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的网络金融帝国。
 
  7月1日9:46,支付宝官方发布了长微博《一个互联网金融的奇迹》,文中称,“18天,仅仅只有18天。余额宝这个新生儿在诞生至今18天里,累计用户已经突破250万,截至6月30日24点的存量转入资金规模达到57亿元(含周四15点后至周日已申购未确定的金额)。”
 
  阿里小贷表现同样出色。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筹)自营小微信贷业务成立3年来,已经累计为超过32万家电商平台上的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提供融资服务,累计投放贷款超过一千亿,户均贷款4万元,而不良率只有0.87%。
 
  前无古人,但后有来者。阿里金融试水成功后,同为互联网企业的京东和苏宁也都纷纷开始试水金融服务。而在互联网金融的门后,还守候着一大批第三方支付、P2P模式以及众筹模式。
 
  业界有玩笑称,中国移动做了这么多年,才发现原来竞争对手是腾讯的微信。这句话复制在银行界同样适用,如今互联网金融的“鲶鱼效应”已经搅动了银行大佬们的“一池春水”,在监管去杠杆化的变革中,各家银行都已经在内部启动了金融互联网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