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审判员:“转发500次入罪”是打击捏造者
据新华社电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后,对于规范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出现对执法过程中存在个别偏失现象的质疑。
如何正确理解并使用这一司法解释?26日,来自全国律协、最高法、最高检的律师、法官等对此进行了解答。
“转发500次入罪”打击的是捏造者
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最高法院的审判员杜曦明介绍说,司法解释出台前,两高进行了一年多的调研,收集了大量案例,也参考了司法先例。2010年两高出台司法解释为淫秽电子信息“定刑”,就明确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内容含有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淫秽电子信息,“实际被点击数达到五千次以上的”,以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定罪处罚。
“打击的是信息的捏造者、发布者,而不是转发者。”杜曦明说。
非故意捏造事实不应追究刑责
专家指出,国家赋予公民充分的言论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任何不负责任的言论。司法解释的出台,不仅有利于依法打击网络犯罪,也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广大网民的表达权。
“解释告诉网民: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杜曦明说,打击和保护应该并重,不能压制批评的声音。对于“网络反腐”“微博反腐”,有关部门要认真对待,积极核实,及时公布调查结果。如果不是故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则不应该追究刑事责任。
解释的实施,也给行政机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岳运生律师认为,谣言流行,信息不能及时公开是重要原因。因此政府要增强透明度,媒体也要加强自律。
“司法解释既要打击犯罪,也要保障人权,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许兰亭说。
■ 焦点
“歪嘴和尚念歪经” 最高法“非常重视”
解释出台后,执法就成为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这一解释对基层公安机关的执法水平是一个考验。”北京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周赛军说。
高子程律师指出,司法解释出台后,实践中发现有“歪嘴和尚念歪经”的问题。为防止极个别的执法人员和执法机关利用这一善意的司法解释实施打击报复,要提高执法机关的执法水平,严格执法,加强监督。
“解释既是授权,也是限定权利。”许兰亭律师认为,要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刑法是“最后的手段”,如果不构成犯罪,就坚决不能动用刑罚。
对于目前执行中出现的个别偏差,刘静坤审判员表示,最高法对此非常重视,已经对地方法院进行指导,并提出严格要求,将进一步统一执法标准,规范执法行为,并发布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规范。
- 谷歌钱包登陆iPhone!
- 科技博客AllThingsD团队将离开道琼斯
- 曝阿里百度关系解冻 秘密重启广告合作
- 12家公司“抢夺”快递牌照
- 寻找生命奇迹 百度寻人功能上线
- 李彦宏谈中美互联网差异:网购盆花两周才到
- 谷歌报信:美国男子因Gmail内容涉儿童色情被捕
- 谷歌收购网络安全公司Spider.io 打击广告诈骗
- 京东大促遭华硕撤摊 渠道与厂商再博弈
- 当传统金融遇上互联网
- 微信基金在线交易平台上线
- 阿迪达斯在淘宝打假困境:小网店难被清除干净
- 淘宝“最难就业季”启动电商招聘
- 后史玉柱时代的巨人网络
- 网络举报要堵也要疏
- 实战:客服要如何提高询单转化率?
- 创投教父威尔逊谈互联网泡沫
- 北京第一家P2P金融平台网金宝跑路:2月上线
- 全国最大网游盗号案:36名黑客盗上亿帐号
- 快播王欣吐槽:电视屏加盒子就是互联网电视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