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nt

创投方法论和资本生态圈

您现在的位置: 摘星网络_临沂网站建设优化 > 网站制作 > 业内资讯 >

  “IDG也有90后的基因啊,”熊晓鸽笑着对《IT经理世界》的记者说。他的这句玩笑的背景,源于IDG资本(IDG Capital Partners)诞生于1992年,从公司历史层面看,也算是个“90后”。当时的熊晓鸽是以创业者的心态与姿态,将IDG这家老牌风投机构引入中国,IDG也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风险投资公司之一。

  2000年时只有IDG在创新创业浪潮刚起的北京中关村设有常驻机构,当时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还没有针对风险投资的相关政策。现在,国际著名的高科技风险投资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关注中关村,大部分在中关村都有分支机构,有投资,而且是拿着大量的钱到处在找好的项目。

  熊晓鸽“90后IDG”的玩笑,也并非完全说笑。这家老牌风险投资机构正在尝试一些自己之前不曾有过的、“颠覆性”的玩法:走进高校做校园创业大赛,学着跟90后创业者打交道,尝试用90后的思维去寻找有潜力的90后创业者,投了一波90后,还推出一个专门关注90后的创业基金。

  IDG资本的这些新玩法,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风险投资机构对于早期投资、天使阶段投资的新热情。事实上,很多VC机构、人民币PE基金、大公司,都在加速向早期投资倾斜或迁移。

  投资要趁“早”

  “90后”,是熊晓鸽和IDG资本团队最近很热衷的话题。今年8月,IDG资本正式对外发布了一支1亿美元的基金,专门投资90后创业者,或者是面向 90后生活方式的创业项目。在熊晓鸽接受《IT经理世界》采访时,IDG资本已经投了14家这样的“90后”公司。

  IDG资本是一家以70后、80后为主力的风投机构,熊晓鸽说包括自己在内,都在学习“90后的思维”,而跟这些90后打交道多了,他自己都觉得“年轻很多,学到很多东西,也是有意思”。事实上,大举进入90后创业投资领域的不只是IDG资本,国际著名风投比如红杉资本,以及像英诺天使基金、北软天使基金等中国本土极其活跃的天使投资基金等。

  依业界说法,IDG偏爱“投人”,有些风投则倾向于投赛道投趋势。那么在科技热潮一波接一波、产品更加快速迭代“速红速灭”的移动互联网时代,IDG如何先人一步找到“潜力股”?熊晓鸽说他一直跟同事讲,不管在任何时候,大的河流不要选错了,要保持一种竞争性。事实上,正在经历的移动互联网,跟过去的PC互联已经显现出很大的不同。“你再用过去的思维方式、过去的方法模式找项目,比如靠一些人推荐项目等传统的方式,不一定好。”

  “现在的移动互联网还没有成功模式、没有专家,所以这是一个很让人振奋的领域。”熊晓鸽认为,现在也是寻找未来的成功者的好时机,是扶植有潜力的新人的好时候。他坦言,IDG资本过去不搞校园大赛、过去也没有推出过90后的基金,现在这些做法都是“与时俱进”的竞争策略。IDG也吸纳了一批 85 后、90 后的投资人,专门来看 90 后创业者的项目,才投了类似 bilibili 和 Ripple 这样一开始合伙人也没看懂的项目。

  我们注意到,退回到三四年之前,专业的风投机构在早期投资上的优势依然相当明显,但是现在在这个领域出现了很多新玩家势力,比如一批曾受益于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的企业家,在其企业上市或出售之后,手持大量资金,拥有极强的产业行业背景和资源,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再次投身于创业圈,扶持他们眼中的“千里马”——富有潜在价值的初创期甚至是种子期的企业,出现了像乐百氏创始人何伯权与广东今日投资,腾讯联合创始人曾李青与德讯投资,徐小平与真格基金,雷军与顺为基金,马云、聚众传媒创始人虞锋、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等企业家合作成立的“云锋基金”,等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具有成功创业经历的天使投资人和投资基金。

  这些新进入的玩家,与IDG这样的专业投资机构,会形成怎样的竞合关系?

  熊晓鸽不讳言风投领域的竞争“很激烈”。“大家在抢什么呢,发现一个好机会,谁进的最早谁更好。这样的话,你必须要努力,非常勤奋的去做,要学习,决策比较快。”